蜂蜇伤过敏 女儿快速送医救了父亲
夏季是被蜂蜇伤的高发季节,被蜜蜂或马蜂蜇伤后的反应因人而异。有些人可能只是局部红肿疼痛,过几天就能自行好转;有些人却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遇到蜂蜇伤时,恰当的处理至关重要。
最多的一天,我接诊了 13 例蜂蜇伤患者。其中一个令我印象特别深刻,她是个 5 岁的小女孩,被蜜蜂蜇伤后很快出现全身起疹子、大小便失禁、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难等明显过敏症状。她的父母觉得社区医院可能救不了,执意要开车前往 30 分钟路程的大医院。结果路上孩子就不行了,等送到我们医院时,孩子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。其实如果当时能就近就医,附近的社区医院明明三分钟就能到,却因为家长的执念,错失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。
遇到这种过敏急症,当事人正确的第一反应真的能扭转局面。有一天白班,我和往常一样在诊室里忙碌着, 突然听到抢救室里有人呼叫:“蜂蜇伤,过敏性休克,昏迷。”我放下手中的一切奔向抢救室。病人是一个 0 多岁的农民,全身大片大片的疹子,呼吸困难,面色潮红,眼睑肿得拨不开眼皮,大小便失禁,血压已经测不到了, 心率 130 次/分。经过快速抢救,20 分钟后病人脱离生 命危险。送这个病人来的是一个当地社区的120,120 在第一时间给予吸氧,开放静脉通道、补液、注射肾上腺素等对症治疗,这对病人很关键,要不然等到喉头严重水肿完全压迫气道,可能就真的来不及了。没想到120随车大夫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不用谢我,应该谢谢你,他女儿说看过你的一篇文章,写的是蜜蜂蜇伤后出现过敏应该就近就医,她一路上一直在说。”
我愣了一下,听患者女儿解释才知道事情原委,老人被蜜蜂蜇伤后,并没有去医院,而是没当回事直接回家了,紧接着全身无力,眼皮都抬不起来。女儿发现不对,赶紧叫邻居大哥开车送老人去医院。开始大家一致认为要直接来我区医院,觉得区医院大一点儿更保险,他家距离我院大概 40 分钟的车程,但是他女儿看过我的关于蜜蜂蜇伤的科普文章,执意要去比较近的社区医院先上药,很快就控制住了过敏反应,再用 120 转院。尽管有如此正确的操作,老人还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圈。这个患者后来专门来感谢我,说多亏看了我的文章才知道要就近就医,这次何尝不是女儿救了父亲?
蜂蜇伤的处理方式
蜂蜇伤后的严重过敏反应发展非常快,在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范,远离蜂巢。一旦被蜇伤,尤其是出现喉咙发紧、呼吸困难、全身皮疹、大小便失禁、眼睛肿胀甚至眼前发黑等症状时,说明已经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,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近就医,不要执意前往大医院,千万不要错过黄金抢救时间。生命有时就在分秒之间,容不得半点儿侥幸。有些患者觉得忍一忍就能过去,结果可能因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而丧命。
对于蜂蜇伤的处理,由于蜜蜂和马蜂还不一样,处理错误反而会加重反应。蜜蜂的毒液呈酸性,可以用肥皂水清洗、3% 氨水或 5% 碳酸氢钠液涂敷蜇伤局部。马蜂的毒液是碱性的,得用醋来中和,用食醋或 1% 醋酸擦洗伤处。如何区分蜜蜂跟马蜂呢?蜜蜂蜇人后很快就会死亡,因为它的毒刺会拖着内脏一起出来;而马蜂蜇人后,只有一根特别小的刺留在伤口里面,这可以作为一个区分点。如果很难辨别,切勿自行拔刺或用力拍打患处,用针挑刺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,因此,被蜇伤后还是建议就近就医,由专业医护人员处理最为保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