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读人群 :1.历史文化/文博旅游爱好者:从事中国历史、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,需要专业资料和深度解读的学者。2.艺【以艺术为罗盘,包罗万象的中国文明史】
每一件中国艺术品均是其所处时代的文明印记。手工捏制的原始彩陶到高温控釉的宋代汝窑,见证技术的进步;汉代丰富的墓葬文物是“事死如生”观念的具象;克孜尔石窟壁画是文化碰撞的痕迹;从彩色矿石颜料到水墨的更替,折射华夏审美的哲学转向……本书从中国艺术的角度切入历史的原境,以艺术丰富的形式和内涵,以其媒介、造型、图像、色彩之嬗变,解码蕴含其中的中华文明内核。
【以时间线为经纬,绵延不绝的中国文明史】
中国艺术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,谱写赓续不断的文明诗篇。本书从文明的源头讲起,以约300个关键历史事件为节点,横向串联起从史前到清末、跨越100000年的时间线,继而纵向牵引出各朝代丰富的艺术杰作。艺术史的各种线索交叉呈现,不同艺术类别或流派的缘起、变革和演化,或深沉隽永、或面目一新、或异军突起,令人目不暇接。读者既能以宏观视角鸟瞰中国艺术概貌,建立认知框架,又可从微观层面了解每件杰作的历史语境和艺术特色,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宫殿。
【以图像为载体,可视可触的中国文明史】
中国艺术门类丰富,留下了异彩纷呈的视觉资料。青铜器的庄重纹饰、陶瓷器的细腻釉彩、丝帛的华美图案、篆刻的方寸天地、雕塑的立体造型、建筑的恢宏气势、书画的笔墨意境——构成了中华文明生动的图像档案库。本书汇集近800件文物和约1000幅图片,涵盖传世佳作、海外遗珍、考古新发现,每件文物标注基本信息和专业解读,读者得以直观感受历史现场,如透过史前陶瓷上的舞蹈纹,感知先民祈福时的虔诚,从汉代画像石上的耕作场景了解农耕文明的日常,在《清明上河图》熙攘的街景中体会北宋汴京的繁华气象……
【作者学术背景深厚,解读专业】
由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和美术馆从业者编写,特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、教材《中国美术史》编写组主要成员李凇担纲学术顾问。书中内容经过多轮打磨,为读者带来兼具知识性和易读性的中国文明史。